青年夜校心理学公益课堂第二讲:我的情绪我做主
时间:2025-04-10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231

受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夜校邀约,由凯途心理特聘心理学专家何胜昔博士主讲的心理学课堂——青年群体自我成长系列公益课程正式启动。一共十节课,旨在帮助学员认识自我、觉察情绪、创伤疗愈、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培养稳定的内在力量

4月9日晚,延续首期认识真实自我的探索脉络,本节课以我的情绪我做主为主题,通过科学理论与沉浸式体验,带领青年群体解码情绪密码。

 图片1.png

 

PART 01/经典理论解析

何博士以认知行为疗法核心理论——艾利斯情绪ABC模型为框架展开授课:

A(Activating event)诱发事件

B(Belief)我们对事件的信念解释

C(Consequence)情绪和行为后果

多数人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是由事件直接引发的,何博士解释说情绪不是被事件直接触发,而是源于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方式。并且情绪没有好坏,只有被看见和被压抑的区别。

 图片2.png


PART 02/互动环节情绪觉察实验

课程进入核心环节时,何博士随机邀请了一名女性学员小郭(化名)进行现场情绪觉察实验。起初小郭表示"此刻没有特别情绪",但随着互动深入,一场关于情绪的深度探索就此展开。

第一阶段:情绪触发实验

何博士先请另一面男性学员上台与小郭对视,小郭坦言:"我们素不相识,确实没有情绪波动。"随即,何博士邀请现场所有男性学员列队上台,分别小郭进行一对一目光接触。

第二阶段:潜藏情绪的冰山显现

起初小郭在面对一排男性同学的时候还幽默的表示,这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伴随何博士的指引,小郭开始认真感受当下的情绪,她逐渐进入状态却发现面前的男生依旧面带笑意没有很好的配合小郭突然情绪激动的表示"他的反应让我感到愤怒,像极了我那些不认真工作的男同事"后续几位男学员更触发连锁反应——有人让她联想到她的丈夫有的男同学因为穿着打扮比较有个人特色,让她联想到一些刻板印象,并因此感到愤怒

第三阶段:信念系统拆解

何博士抓住契机现场教学:"当我们把过往未处理的情绪(如职场中被忽视、婚姻中沟通受挫)投射到当下场景时,感到愤怒"在何博士的引导下小郭逐渐意识到,当下的情绪产生是因为“我自己的认知”而不是由他人引发的,生动演绎了认知行为疗法中“B(信念)决定C(情绪)”的核心逻辑

 图片3.png


PART 03/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

何博士现场传授一些实用情绪调节方法,比如:

1、情绪命名法:从“我不舒服”变成“我感到委屈/羞愧/被忽视”

2、身体扫描:紧张的部位往往藏着压抑的情绪

3、10秒暂停法:情绪来临时先深呼吸,不立刻回应

4、书写表达法:写信但不发送,把情绪留在纸上不带入关系

5、情绪词汇扩展卡:越能精准命名情绪,越不容易被情绪操控

 

PART 04/课后实践:从认知到行动的延伸

何胜昔博士为学员布置了两项实践任务:

1、写一段“今天我感受到的三种情绪 + 原因 + 我想对它们说的话”

2、完成一次“我在愤怒/悲伤/焦虑时的信念记录与转换”

 图片4.png

愿你从今天起,温柔地认识自己的每一种情绪,也温柔地允许它们来、然后离开。——何胜昔博士。 

 

图片5.png 

【公益课程报名方式】

微信搜索“我想报名”小程序,首页下拉找到“心理学课堂-青年群体的自我成长指南”点击“立即报名”,按照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即可报名参加。注意:报名数据每节课后清空,需每次课重新报名,额满为止。

上课时间:每周三19:00-20:30(自4月2日起,共10课次)

上课地点:青年广场南厅517(红岭地铁站A出口附近)

 

 

凯途心理深耕心理行业19年,帮助更多的人快乐成长!


学心理,上凯途!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